我們都知道茶樹菇是一種菌類食物,有野生的也有人工栽培的。然而目前市場上的新鮮茶樹菇多為人工栽培。今天給大家講講我們吃的新鮮茶樹菇是怎么種出來的。
新鮮茶樹菇的種植工藝
一、栽培茶樹菇的季節
茶樹菇是一種中國性狀較高的菌類,所以一般在春秋兩季栽培。菌袋生產時間為1-3月或8-9月,出菇時間為4-7月或9-11月。
二、茶樹菇袋的制作
1.制作茶樹菇袋的主要原料是棉籽殼、闊葉樹鋸末,或桐木、柳樹、楊樹等散木鋸末。如果在培養基中加入茶葉殼粉,可以促進菌絲生長并提高產量。
配方一:鋸末40%,棉籽殼38%,麩皮20%,石膏粉1%,糖1%,含水量65%。
配方2:鋸末65%,細米糠或麩皮18%,茶葉殼粉15%,糖1%,石膏粉1%,水含量65%。
2.裝袋、滅菌、接種和培養。茶樹菇經常使用垂直卸料袋出菇。所以裝的塑料袋不要太大,(15厘米到17厘米)×35厘米為宜。
三、茶樹菇出菇管理
1.裝袋催菇。將菌袋垂直放置在床架或地面上,用散射光照射并通風,誘導子實體原基的形成。
2.子實體生長發育管理。去掉封口紙和領子,把塑料袋拉直成圓筒狀,然后蓋上報紙(或塑料薄膜)保濕促菇。每天噴水1-2次(保持地面濕潤,報紙濕潤),光照誘導原基形成。當菇蕾長到緊貼報紙時,揭下報紙進行調溫、保濕、通風、光管理(溫度控制在16℃-24℃之間)。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85%-90%范圍內,噴水保濕(不要往菌袋里噴水,以免蘑菇腐爛)。晴天每天噴水1-2次,陰天或雨天少噴水或不噴水再加強通風。當子實體長到4 cm-5 cm時,適當減少通氣量促進菌柄生長,抑制菌蓋膨大。另外蘑菇房要保持散射光。
四、收獲茶樹菇
蘑菇芽形成后,10-15天后即可采收。收獲第一個蘑菇后,平整培養料表面,用報紙(或塑料薄膜)覆蓋,繼續噴水。7-10天后,另一茬蘑菇可以生長,通??梢允斋@三四茬。如果在第二茬蘑菇收獲后,種植在無袋的土中,補充菌缸內的水分,可以提高產量,一般每袋產量可達200-300克。
茶樹菇是一種蘑菇,吃起來比較有嚼勁。它是一種味道好、營養價值高的蘑菇。茶樹菇風干后可長期保存運輸方便,甚至被列為中國藥膳的主要配料。由于茶樹菇市場的需求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種植茶樹菇。那么要種好茶樹菇需要滿足哪些種植條件呢?
1.溫度茶樹菇生長在溫帶至亞熱帶地區,這類真菌作物的溫度適應性極其廣泛,既能抗高溫,又能抗低溫。這種真菌能在5℃-35℃下正常生長。但適合在25℃左右生長。如果在室內繁殖,溫度不宜過低或過高。茶樹菇是一種喜歡在常溫下生長的菌類。不需要溫差刺激,子實體形成溫度約為13℃~ 28℃。20℃時出菇速度快,茶樹菇要想長勢良好,需要控制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。
2.水培茶樹菇不需要太多的水,所以不需要經常澆水。對于栽培過程,只需要其供水量的65%左右。所以給栽培床的供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,當然保持土壤濕潤就好。子實體形成時對空氣濕度的要求相對較高,而生長過程中對空氣濕度的要求相對較低。如果茶樹菇的蘑菇生長,首先要保持空氣濕度在100%。蘑菇生長時會降到85%左右,這個范圍的濕度有利于茶樹菇子實體的快速生長。
3.茶樹菇菌絲生長過程可以在黑暗環境下生長,但子實體生長需要一定的散光。而且茶樹菇的蘑菇也需要光照才能生長,所以在子實體和蘑菇的生長發育過程中,需要給它們一些強散光。不能陽光直射只是需要一些散光。
4.茶樹菇的呼吸作用很強,在菌絲生長階段需要保持新鮮空氣供應。所以在菌絲體培養環境中,一定要經常通風,空氣標準需要良好。如果空氣質量不好,會導致茶樹菇生長緩慢或影響其品質。
5.茶樹菇喜歡在酸性環境中生長。當pH值為4.0至6.6時,菌絲可以正常生長。適宜ph值范圍為5.5至6.0。在中性堿性環境下,茶樹菇會生長不良,所以栽培時一般可以采用自然ph值,但要防止土壤呈堿性。
暫無評價信息!